中国人有个喜好,就是把什么都分出个三六九等。比如,古时候把官职大小分为九个品阶,把书法家分为“三品九等”(南朝时期的书法评论家庾肩吾著有《书品》一书,把历代书法家分为高、中、低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三等,共九等),就连围棋的棋手,也有“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等九个品级(北宋·张擬《棋经十三篇·品格篇》)。
品级是差别更是台阶,是目标更是动力。这样一些范畴的建立,有效促进了人的发展、艺术创作和竞技水平的提高。
几年前,我在网上看见过一篇短文,题为《一个公文写手的十品心得》,作者像给棋手定段位一样,把写手划分成十个品级,由低到高依次是“入格—明理—得巧—入气—传神—大力—空灵—至厚—大愚—无形”。除了第十品因“此境渺渺,入之者茫然”,没有作说明,其余的一一画了像。我觉得,尽管有的地方画得不够准、不够细,失于模糊或过于玄乎,特别是全文只有1500多字,其中还有不少戏谑调侃之笔,受篇幅所限,有些意思没有表达到位,但大部分内容还是颇有道理的。
受这篇文章启发,我觉得,划出学习写作的阶段,区分写作水平的高低,对习文为文者找准自身定位、明确努力方向很有帮助。从便于把握考虑,我借鉴古代评论书法家时的分类方法,把写手的成长路径分为“三级九段”。
“三级”,指三个大的层级,代表着质的飞跃;“九段”,指九个具体阶段,代表着量的变化。
按照这样的路线图去走,就像爬楼梯一样,每走过若干级台阶,就能“更上一层楼”(唐·王之焕《登鹳雀楼》)。
第一级:入门
对机关文稿写作来说,入门是基础层级,打牢基础非常重要,正所谓“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北宋·苏辙《新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入门级写手的共性特征,可以概括为“成法在胸,逐迹守象”。
成法,
就是前人创造的方法,是入门时需要重点学习掌握的内容。
逐迹,
就是追寻前人的足迹,向“老笔头”“大笔杆”学习。
守象,
就是谨守规矩、囿于形式。在这个阶段,写文章常常拘泥于行文规则、法度乃至套路,写出来的文章匠气重、灵气少,模仿、雕琢的痕迹比较明显。
写手入门,往往从模仿入手。模仿,就是有样学样,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这是人们学习技能最为简单实用的方法,也是学习写作往往需要经历的初始阶段。当然,
模仿也是有区别、分高下的——可以
按“仿”的程
度,
分为低仿、中仿、高仿;
按“仿”的要素,
分为“形仿”“意仿”“神仿”;
按“仿”的方法,
分为“影写”(类似于学书法的“描红”,照着范文写,拿着模
三级九段:机关写手的成长路线图.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