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大家结合前一段时间的工作交流了感想体会、分享了心得收获,每名同志都做了很好的发言,从中可以看出大家的辛勤付出。
*
副主任提出的工作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我都同意,大家要抓好落实。我们文字小组自
3
月底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
3
轮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运行平稳,能够承接起书记专题会、书记参加的议事协调会的纪要工作,成绩值得肯定。但是,通过多方了解情况,我认为目前小组还仅仅是承接得住这项工作,距离“做得好”还有一定差距。关于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上次开会时我已经讲了。这段时间大家也看到了,书记对报送过去的纪要都是认认真
真、一句一字改的。一个省委常委、省会城市的主官况且这么重视文字,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把文字工作做好。借此机会,我对大家提三点要求:
一
要用更严标准要求自己
。古人把职业等级分为“奴、徒、工、匠、师、家、圣”七等,我们从事文字工作的也可以套用。“奴”,指的是那些不想写、不愿写却又“不得不写”的人,主要说的一种抵触、逃避的态度。“徒”,指的是经验不足、笔力不够、笔法青涩却又很有学习热情的人,即有“态度”缺“能力”。“工”,指的是那些只懂得按样稿、按套路去写,写出来的材料规规矩矩、板板正正、缺乏鲜活感创造性的人。“匠
”,指的是那些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法,在文字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人。“师”,指的是那些在写作上有能力、有经验又善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家”,指的是那些在写材料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并有较高声望的人,例如胡乔木这种大“笔杆子”。“圣”,指的是那些已经不是在用笔写材料、完全超越超脱于“写”的人,大家读《毛选》《邓选》就会感触到。
虽然在现代,“工匠”是一个词,但在古代,“工”与“匠”有着严格的区分:大体来说,“匠”是专业的,“工”是打杂的。比如:大伙儿一起盖房子,搬砖的、和泥的是“工”,砌墙的、抹灰的是“匠”
。“匠”以精品文章为追求,以精益求精为特质,他们的劳动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和创造性,不再是简单劳动。从大家的工作来看,大部分同志目前处于“工”这个层次:
在内容上
,基本上是把文字凑在一起,缺少必要的提炼、加工和美化;
在程序上
,还有赖于后续环节的把关、修改,否则达不到报送书记的质量标准。希望大家进一步端正态度、对自己严格要求,尽快从“工”成长为“匠”,在质量上精益求精,个个都能够独当一面。在此对大家提个要求,今年国庆前,每个人起草的纪要都要达到能够直接报送书记的质量标准。下一步,计划建立考核机制
在市委办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各一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