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省属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综合类艺术院校艺术专业门类齐全的优势,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向改革创新要活力”,逐步探索并形成了艺“讲”思政教学模式,有效提升思政课铸魂育人实效。2023年,学院的思政教学改革入选**省首批高校思政课优秀教学方法,获批**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思想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教改实践被多家中央媒体报道。现将有关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聚焦教学痛点,明确改革方向。思政课难教,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政课更难教已成为业界共识。如何抓住艺术类专业学生的兴趣点,把“难教”课变成“热门”课,是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立足点。2019年9月,学院对886名2018级学生进行思政课满意度问卷调查,发现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政课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思政课堂“抬头率”不高。当被问及“如果思政课是选修课,你会选修吗?”,有51.1%的学生选择了“不选”。在日常教学巡查和听看课中,我们发现“抬头率”低和“人到心不到”的现象在一些思政课堂也较为普
遍。二是思政课与专业课“两张皮”。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影响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另一个问题是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两张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思政教育场景局限于思政课堂,思政教育主体局限于思政课教师,这既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也不利于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三是思政教育中知行不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这要求思政课教学做到知行合一。在调研中发现,学院中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趋感性,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聚焦双融互促,创新方法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针对思政课教学中的现实困境,学院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育人平台三个方面入手,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推进思政与艺术双融互促。一是创新课程设计,融艺于教。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编辑校本教材。学院选取**省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五个足迹点,以“艺术+思政”的方式编著特色思政读本《“艺”话*美》,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创造性地采用双导师制,由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倾力合作、协同育人,共同指
在2024年省属高校大思政课建设专题座谈会上的交流发言 (2).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