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四)如何提炼讲话的关键字词句?
今天介绍找到讲话“点”三个步骤“分析、列举、转化”中的第三步——转化。
转化:提炼关键字、关键词和关键句
前面介绍了找“点”的前两个步骤,分别是分析、列举,接下来是最后一个步骤——转化。
转化,就是把较长的、不便于记忆的讲话提纲进行简单化、易记化的处理。
转化的作用,相当于报纸上的文章标题。读报时,读者不需要看文章内容,只要扫一眼文章标题,就能明白新闻的大致内容。所以说,转化相当于把列举出来的提纲进行压缩、加粗、放大,这样听众听起来才会易懂易记、印象深刻。
具体转化时要记住三句话:长句变短句、短句变成关键词、关键词变成关键字,将提纲尽可能的压缩变短、变简单。
举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改进文风,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一是力求简短精炼、直截了当,要言不烦、意尽言止,观点鲜明、重点突出。二是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三是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上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语言。
如果要把这段话记下来,估计难度会很大!但如果把上面这段话改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改进文风,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见成效。一要做到“简短精炼”,二要做到符合实际,三要做到坚持创新。相当于把三句话改成了三个词,这样记忆的难度明显降低。如果再改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强调改进文风,要做到“短实新”。相信绝大多数人肯定能快速地记住。这就是转化的作用,从繁到简,从句到词再到字,让人一听就懂、印象深刻。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例子,如相声讲究“说学逗唱”,戏曲讲究“唱念做打”,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都是一个字表达很丰富的思想内容。
为什么要转化呢?目的是为下一步如何记忆“点”做好准备。人的思维习惯就是越简单越容易记忆。
举例:
十几年前,我参加过很多口才培训班,培训老师为了给学员创造上台练习讲话的机会,在课堂上会设计各种不同的发言环节,比如每次开场时都要学员上台作自我介绍,每次课程结束时要学员上台谈感受收获。
有一次,某位学员谈课堂感受:听了今天的课,我感觉收获很大,具体来说可以总结成三个字叫作“张学友”。
“张”,控制了紧张,通过3个小时连续5次上台讲话,我感觉自己的紧张感越来越低,原先一上台脸就红,现在感觉脸皮没那么薄了,脸不红了;
“学”,学到了好多知识点,尤其是老师讲的控制紧张的4个方法,开场法、深呼吸
脱稿讲话(四)如何提炼讲话的关键字词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