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三农”气象服务作为重中之重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之大者”。14亿多人口的中,任何时候都必须自力更生保自己的饭碗。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牢牢稳住了农业基本盘,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起点上,农业生产越往前走挑战越大。这不仅源于刚性需求持续增长、稳“量”提“质”要求高,也来自气候变化背景下气象灾害多发频发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近10年,我平均每年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600多亿斤。尤其是在农业现代化蓬勃发展、智慧农业转型升级、农业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的当下,亟待更充分发挥精细气象服务“趋利避害”的作用,全面提升我农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胸怀“之大者”,把稳贯彻党中央务院决策部署的“方向盘”。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支撑,气象为农服务一直以来受到高度重视。中央一号文件连续20年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提出要求,务院出台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要求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中气象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和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三农”气象服务作为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实。一方面部门合作高位推动,2023年省两级气象和农业农村部门
联合印发实施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行动方案,助力农业防灾减灾从“灾后救助”转向“灾前预防”。另一方面减损增产两手发力,深度融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创新智慧农业气象服务方式,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方位服务农业生产大局。得益于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服务,内蒙古突泉县取得玉米种植“两节、两减、一增”的显著效益,气象效益贡献率20%—30%,真正做到知天而作、藏粮于技。
坚持需求导向,深耕农业气象服务提档升级的“责任田”。气候变化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引起种植结构改变、导致农业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加剧等方式,对我粮食生产产生深刻影响,“精”字为谋推动农业气象服务提档升级迫在眉睫。这要求我们立足农业生产全链条,坚持发展分区域、分作物、分灾种的精细化农业气象技术,让防范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的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形成“咬合式”协同发展链条。着眼“防抗救”全过程,从强化病虫害等各类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到提升人工增雨抗旱防雹作业能力,再到充分发挥农业气象指数保险“兜底”作用,全面提升服务针对性有效性。放眼内外全领域,做优内粮食产量时空精细化预报,做好农业生产关键期产量预测和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表会商服务。同时,建
始终把“三农”气象服务作为重中之重.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