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
【例文】
“
令之不行,政之不立。
”
领导干部必须从讲政治和对党忠诚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坚决杜绝选择性执行、象征性执行等错误行为,坚决不做阳奉阴违、言行不一的
“
两面人
”
,当好熟悉政策、落实政策的
“
明白人
”
,确保任何时候都政令畅通、步调一致。(解放军报《提高把握政策的能力》)
【典故】出自春秋左丘明《周语
·
仲山父谏宣王立戏》,令之不行,政之不立,行而不顺,民将弃上。夫下事上、少事长,所以为顺也。
【释义】意思是,命令得不到执行,政事就无法治理,勉强施行而不合情理,民众将抛弃统治者。
【赏析】孟子说:
“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离娄是古代传说中一个视力非常好的人,公输子就是鲁班。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像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像鲁班那样精湛的技艺,如果没有规与矩这两种工具,也不能准确画出方与圆。后世就将规矩引申为做人办事必须遵守的原则。凡事都有规矩,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既是规范、法则,也是标准、尺度。做人有行为规范,做事有游戏规则。《管子
·
法法》说得好:
“
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圆也。
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
”
所以,尽管规矩也需要视时立仪,与时俱进,需要不断地修改修订,创新完善,然而却不可以一日无规矩,更不能不懂规矩,不讲规矩,不守规矩。古人有言,世有乱人而无乱法。古谚亦云,曲木恶直绳。可见,规矩不仅是方法论,亦含有世界观。明代大儒王阳明先生称之为
“
良知
”
。他在《别诸生》诗前四句写道:
“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
规矩,从来就不是目的;规矩只是工具,礼法是其内容,赏罚是其手段,方圆才是它的目的所在。进入新时代,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规矩意识、纪律意识,真正成为绝对讲政治、讲规矩、守纪律的
“
排头兵
”
。
##paidbegin##【用法】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纪律意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做到令行禁止,当好执行者、落实者。
##paidend##
【写材料用典】令之不行,政之不立.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