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
2022
年校园云开放日上的讲话
经济学院教授
孙祁祥
(
2022
年
6
月
30
日)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收到北大招生办的邀请,来跟我们即将选择高校和专业的同学们谈一下有关经济学科,特别是北大经济学科的事情,很感慨。
一是感慨光阴似箭。
一晃我在北大已经学习工作了
30
多年,从当学生到当老师,所教过的学生大都也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和栋梁了,真的是
“
弹指一挥间
”
。
二是感慨沧海桑田。
今年是北大经济学院
110
周年的纪念日。回想自学院
100
周年院庆以来的这十年,特别是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这三年,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北大,我们的学院发生了太多的变化,这让我倍感
“
珍惜当下
”
的重要。正因为这种感慨,我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与同学们
“
见面
”—
虽然因为疫情,只能是线上的形式。
根据招办老师的要求,我今天跟你们简要分享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经济学是什么?二是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三是为什么要来北大学习经济学。
十一年前,我在参加北大招生开放日时,跟当时的高中生说过这样的话:
“
我们似乎整天就生活
在经济氛围里,浸泡在各种经济学的术语中。股票、债券、基金、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理财、保障;利率、汇率、税收;经济全球化、国际金融危机、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博鳌经济论坛、
GDP
,
CPI
,
IPO……
,如果有时间的话,这份经济术语名单可以无限地列下去。十一年过去了,应当说,这种现象更加普遍。
有人曾经总结过,主宰人类思想的有四种先后被称为
“
显学
”
的学科。最早的是古代原始的巫术,
第二种是中世纪的神学,第三种是近代哲学,第四种就是现代经济学。
据考证,经济学最古老的来源是古希腊,它是一门
如何进行家庭收入和支出管理的学科;而经济学又可以说是社会科学皇冠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因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只有经济学设立了
“
诺贝尔经济学奖
”
。可见,经济学是一门既
“
接地气
”
,又
“
高大上
”
的学科。
毋庸置疑,经济学是当今中国的
“
显学
”
,但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并非总是如此。
40
多年前的
1979
年,在我高中毕业工作了近
7
年以后参加高考选择专业时,经济学绝对不像今天这样
“
热
”
。是父亲的一番话让我选择了我之前完
全不了解的经济学专业。父亲说:
“
中国现在搞改革开放了,肯定非常需要经济学方面的人才
”
。因此可以说,经济学科的
“
热
”
,得益于我们这个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得益于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
4067经济学院教授孙祁祥:在北京大学2022年校园云开放日上的讲话.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