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文】
“
始勤忌终怠,半途慎踟躇。
”
勤始怠终之人,做事情往往重视开头而忽略结尾,缺乏的不仅有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更有始末兼顾的态度以及对事情的长远规划。干事创业之初雄心勃发,勤勤恳恳、轰轰烈烈,由于没有整体通盘的长远打算,随着工作的推进,遇到的细节问题不断增加,矛盾和困难重复出现,懈怠的情绪便会滋生蔓延,原本的活力与冲劲也可能会在接近目标的关键时刻消失殆尽,造成功亏一篑。
(中国纪检监察报《毋勤始而怠终》)
【典故】
出自清代方浚师《示子艾十弟》,两眼镜澄澈,一心云卷舒。所愿既如此,所业敢忽诸。始勤忌终怠,
半途慎踟躇。
【释义】
意思是,开始时要勤奋努力,避免最终懈怠;在中途要谨慎犹豫,以免半途而废。
【赏析】
俗话说:
“
一勤天下无难事。
”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在中华文化中,勉励勤奋的良言比比皆是,始勤终怠在所当忌的劝诫也不胜枚举。东汉时期,乐羊子妻看到丈夫求学不专的毛病,
“
引刀趋机
”
、自断布匹,以自己织布恒久坚持
“
遂成丈匹
”
的切身体会,劝勉丈夫不要半途而废。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在《勉过子读书》中以两人驾驭车马行走百里路程为例,告诫儿子
“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
【写材料用典】始勤忌终怠,半途慎踟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