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毛泽东的领导方法
毛泽东《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写于战火纷飞的1943年。文中提出了一般与个别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正确确定工作中心、工作秩序等若干领导方法。时间虽然过去了70多年,我们党面临的历史任务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细细读来,这些领导方法并不过时,仍然符合今天党的中心工作和党的建设实际,迫切需要加以大力倡导。
大力倡导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领导方法。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今天,对于一般号召,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驾轻就熟。而且,相当一部分同志热衷于一般号召,制发文件,召开会议,照抄照搬照转,好不热闹。而对于个别研究、个别解决问题就做得比较少了,就没有那么热衷了。例如,扶贫攻坚工作,一些地方满足于坐在办公室发指示、制定考核办法,而很少去甚至不去解剖“麻雀”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精准脱贫办法,最终导致扶贫措施只是停留在嘴上、纸上和会议上。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东西南北中,情况各不相同。作为执政党,我们必须大力倡导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领导方法,既做好一般的普遍号召,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广大群众切实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更做好个别研究、个别解决,增加工作的深度和针对性、差异性,从中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并用于指导一般,使党和国家的重大工作部署得到更有力推进。
大力倡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又进一步阐述,“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然而,在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群众的喜怒哀乐知之甚少,群众想什么、盼什么、有什么意见,不愿意去了解,因而在做决策时总是闭门造车、自说自话,与群众想法相去甚远。如此一来,就谈不上把政策措施放到群众中去检验正确与否,“循环”戛然而止,从而严重危害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我们要自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把群众当老师,虚心听取意见,正确集中意见,并善于把集中的意
重温毛泽东的领导方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