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三情联动
”
让生态环境保护更有
“
温度
”
2
从
“
东北之行
”
中感悟
“
国之大者
”
5
从东北行解构
“
共富
”
路标
8
感悟
“
东北之行
”
背后的
“
心
”
与
“
力
”
12
感悟
“
考察调研
”
的
“
时时放心不下
”
15
“三情联动”让生态环境保护更有“温度”
发布时间:
2022-8-18
2022
年
8
月
16
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省考察,听取了辽宁省防汛工作和当地加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情况介绍。沿着总书记近年来的走访足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始终是他记挂的一件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从总书记的指示批示精神中树立起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民生、经济发展、深化改革三者之间的特别感情,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更有“温度”。
保护生态环境与保障民生的“浓浓鱼水情”。
鱼逐水草而居,鸟择良木而栖。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追求从有没有、好不好,到质量高不高。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民生工程,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一件大事,就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来说,我们只有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
神,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引导、动员全体党员群众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算得上是一名党的好干部。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自觉将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扛在肩上、抄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而不能空喊口号,流于表面,脱离民生需求。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惺惺相惜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第一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解决了浙江安吉余村的发展难题。总书记说:“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民”,向全国人民倡导树立生态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资源,蕴含丰富的经济价值,但大自然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巍巍高山、苍苍林木、碧绿湖水、洁净沙滩才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只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党的基层干部,我们要当好“护林员”“护河员”“护草员”……而不能做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历史“坏人”。
保护生态
2022年总书记在辽宁考察的学习心得(5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