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奋进
努力开创新时代全市残疾人事业发展新局面
——在十堰市残疾人联合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 朱周林
各位代表、各位领导、同志们:
现在,我受市残联第三届主席团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并提出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请予审议。
一、
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残联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残联的关心指导下,在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残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为宗旨,切实履职尽责,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扶贫、文体、维权等工作,残疾人事业不断发展、残疾人生活不断改善、残健融合不断强化,为全市经济发展、文明进步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一)残疾人工作更加充分融入大局。
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改善民生福祉、构建和谐十堰的重要内容,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的重要议事日程,适时研究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市人大、市政协定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湖北省实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等涉残政策法规执行情况开展执法检查和调研督察;市政府残工委各成员单位和人民团体,认真贯彻落实《市委
市政府关于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为残疾人办实事。各地各级残联组织围绕加快实现残疾人“残有所助、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小康目标,积极推动基层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扶残助残优惠政策和措施办法,保障了当地残疾人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全市上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残联协调、部门支持、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工作体制进一步强化,合力发展残疾人事业的社会环境更加优化。
(二)残疾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更好保障。
坚持贯彻“一般性制度加专项制度”“普惠加特惠”的原则,在实施城乡低保、精准扶贫、医疗保险、保障性住房、新农村建设、技能技术培训等政策中,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实现贫困残疾人“全纳入、广覆盖”,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截止去年底,有3万多名残疾人享受城乡低保,有1.3万人次残疾人获得城乡医疗救助,有1.95万人次特困残疾人得到生活补助,有6.86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享受困难生活补贴和重度护
残联换届工作报告.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