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新质生产力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理论上进行深入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
◆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意涵
新质生产力的概念,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考察时提出的。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中的重要范畴。所谓“新质”,是指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实现关键性、颠覆性技术突破而产生的生产力,是以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为主要内涵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同于马克思提出的“精神生产力”“自然生产力”“科学生产力”等概念,它强调的并不是某种单一的生产要素,而是要突出其中“新”生产要素对旧生产要素的全面超越。
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
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当代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基础是创新,核心是优质,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生产力现代化的具体体现。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新质生产力技术水平更高、质量更好、效率更高、更可持续。
◆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
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的概念,是社会生产力经过量的不断积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质生产力的产生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共同推动的结果,不仅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技术革命性突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革新动力。新质生产力中的新技术,是对传统的模仿式、渐进式的科技创新的超越,是对前瞻性、颠覆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而产生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先进质态,涵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区块链、5G通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等新兴技术和未来技术。新质生产力内含的突破性科技一经出现,必将有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涌现,助力传统产业不断向高附加值、高
培育新质生产力 赋能高质量发展.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