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形势与应对思路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十四五”时期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多变。准确把握新形势,积极应对新挑战,统筹推进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是关乎社会稳定、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全局性问题。“十四五”时期,全球贸易格局和供应链将深刻调整,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快速渗透到传统产业,我国产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加速优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随之发生巨变。与此同时,人口加速老龄化,灵活就业日趋流行,农村劳动力的年龄结构、就业意愿显著改变。在供需新形势下,既有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稳住城镇部门的就业岗位,释放农业农村创造就业的潜能,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和兜底保障,是“十四五”农村劳动力就业工作的主线。
一、城镇就业新旧动能转换
“十四五”将继续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城镇部门仍然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力,稳住城镇部门的就业岗位,就是稳住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成本优势不断削弱,智能化技术替代重复劳动的力度更大,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旧动能”快速减弱,而家政服务、共享经济等“新动能”需要加快承接吸纳重任,这是“十四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形势。
(一)外向型制造业用工需求萎缩
“十四五”时期,全球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暗流涌动,我国外向型制造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出口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减弱。一是从事加工贸易的就业岗位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东南亚等国的外向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快速发展,我国农村劳动力岗位流失压力较大。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测算,中国加工贸易额从2013年的8600亿美元降至2017年的7588亿美元,就业人数随之下降250万人左右。二是跨国公司岗位向发达国家回流。美国“回流倡议”组织统计显示,2010-2017年,721家美国制造业企业从中国回流,带动美国2.8万人就业,但对我国上下游产业的岗位削减却是乘数级的。
(二)投资下滑和新技术冲击传统岗位
作为承接农村劳动力的主要部门,基建、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十四五”投资压力较大,传统部门岗位供给能力下降。与此同时,智能技术开始加快替代重复劳动。一是投资下滑导致劳动密集型岗位减少。在控制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政策要求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空间有限,难以继续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大量就业岗位。房地产投资增长乏力,建筑、建材、装修等传统行业用工需求下降。制造业成
【经验交流】十四五”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形势与应对思路.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