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办公助手 基层材料

【写材料用典】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docx

DOCX   2页   下载0   2024-12-09   浏览6   收藏0   点赞0   评分-   780字   10积分
【写材料用典】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docx 第1页
【写材料用典】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docx 第2页
【例文】 “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者爱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髓。以仁为核心的伦理范畴和道德理想,长期以来塑造了我们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民族品格。 (中国纪检监察报《以至诚为道   以至仁为德》) 【典故】 出自北宋苏轼《上初即位论治道二首·道德》,人君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守此二言,终身不易,尧舜之主也。至诚之外,更行他道,皆为非道;至仁之外,更作他德,皆为非德。 【释义】 意思是,君王应该以最高的诚信为道德基准,以最高的仁义宽厚为道德品性。 【赏析】 中国人向来尊崇“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当作修身治国之本。孔子儒家学说的思想基调就是仁者爱人,且把诚作为以仁为主体的儒家道德的重要表征,认为诚能够体现人在天地万物之间的特殊品质和潜在力量。诚最基本的内涵是真实,要求诚实守信,不自欺、不欺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其实实在在的内容与具体可行的程式。鲁哀公曾向孔子请教仁之道,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立敬自长始,教民顺也。”意思是,培养爱心,从孝敬自己的双亲开始;培养恭敬心,从尊重兄长开始。“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充分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者爱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髓。以仁为核 心的伦理范畴和道德理想,长期以来塑造了我们的价值理念、生存智慧、民族品格。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践行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仁者爱人、笔杆儿网www.bgzjy.cn立己达人是我们党始终坚持的价值理念和处事原则。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弘扬诚实守信上做出表率、付诸行动,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赖,不断厚植党的群众基础。 【用法】 主要适用于教育培训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诚信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基,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写材料用典】以至诚为道,以至仁为德.docx
下载提示

欢迎使用云库网,如遇下载问题,请点击此处查看解决办法!

如以上链接无法点击,您可以尝试在手机或电脑“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yunko.cn,进入网站,本站即便不注册登录,一样可以下载,您下载的文档会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准确填写邮箱地址。

版权说明:云库网是一个资源分享及获取平台,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