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破产审计的思路
国有企业破产的前提是企业资不抵债,且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国有企业破产的目的是通过破产手段卸掉债务,盘活有效资产,使企业获得新生,职工有重新就业的机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细胞之一。通过破产,保证企业的经营得以正常开展,稳定职工的情绪,促进社会和谐。
对国有企业破产后的审计大多是因在破产操作中的不当,事后又没有妥善处理,造成职工不满意而上访、举报等引起。因此,这类项目的政策性特别强,审计中必须掌握和理解有关政策,要本着尊重历史、尊重法律、尊重事实的态度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客观公正地做出结论。
一、注重企业破产合法性的审计
企业破产必须履行必要的法律程序,应当关注企业破产是否履行了法律程序,是否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是否提交了破产申请书和有关证据,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审计时,尤其要注意破产理由是否真实存在。我国企业破产法规定,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的,是企业破产的条件。要注意发现和揭露企业为逃避债务,损害员工和国家利益而恶意破产的情况。##paidbegin##
二、注重企业破产清查、评估合规性的审计
企业申请
国有企业破产审计的思路.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