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二)怎样找到“点”?
知道了“点”,也明白了其重要性,关键问题是“点”从哪里来?这是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怎样找到“点”?
怎么找到“点”,具体有分析、列举、转化三个步骤。
分析:要具备三个意识
分析是列提纲最基础的步骤。在某个场合,到底讲什么?讲话思路如何确定?这是困扰许多人脱稿讲话的难题。这个步骤如果能掌握好,自然就不会紧张。如何分析呢,需要讲话者具备三个意识:场合意识、角色意识、听众意识。
场合意识
就是指讲话前要去分析判断讲话场合是什么类型,不同类型的场合有不同的讲话要求。
如果是工作场合,大家围绕某个话题开展讨论,这时候发言就要注意简洁条理、突出重点。简洁指的是长话短说不啰嗦;条理指的是讲话有条有理,先说什么、再说什么、最后说什么,分几个层次去说,一听就明白;在简洁条理的基础上,要突出重点,把该讲的、想讲的说清楚,说到位。这就是工作场合的讲话要求。
如果是社交场合,比如参加结婚典礼,此时讲话就要少讲道理、多说好话,可以适当开点玩笑,活跃现场气氛,让参与者轻松高兴。
如果是商务场合,那就需要把工作场合和社交场合两者要求结合起来,既简洁条理、突出重点,又注意轻松愉悦,让现场不过于严肃、正式。只有对讲话场合的性质判断准确,才能把握好整个讲话的基调。
举例:
鲁迅有篇散文《立论》,讲一家人生了一个男孩,全家非常高兴。满月时,抱出来给客人看。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做官,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一定会发财,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一个人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得到了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这个故事中,孩子满月是喜事,尽管做官发财都只是信口之言,但在这种喜庆场合主人愿意听,而说孩子将来必死确是有据之言,却使主人反感。所以说话要看场合,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角色意识
就是讲话时要分析讲话者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同一个人在不同场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不同的角色对说话的要求又是不一样的。网络上曾经有过一个段子,虽然是玩笑话,但其反映的现象却是真实存在的。
举例:
说同样一个人,在下属面前是领导的角色,讲话可以说“我强调几句”;在领导面前又变成了下属的角色,讲话必须换成“我汇报几句”;在同级面前又变成了同事的角色,讲话可以说“我补充几句”。角色不同,说话的角度、语气、内容都会有不同的要求。
听众意识
就是要充分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因素,在此
脱稿讲话(二)怎样找到“点”?.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