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热门资料 主题教育

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DOCX   9页   下载0   2024-11-08   浏览7   收藏0   点赞0   评分-   5035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第1页
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第2页
剩余7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 “最多跑一地”的改革实践早于“最多跑一地”理念的提出。早在20 XX 年,江苏省南通市就提出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在全国率先将矛盾纠纷大调解中心实体化运行,即通过“重点部门集中常驻、一般部门轮换入驻、涉事部门随叫随到”形式,对群众提出的矛盾纠纷、信访事项,集成办理、统筹调处,实现矛盾纠纷和各类事件的“一站式”办结。 一、“最多跑一地”的内涵与特征。 (一)基本内涵。 “最多跑一地”的核心本质和运行机制与浙江省所倡导的“最多跑一地”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处。自20 XX 年开始,浙江开始探索从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到社会治理“最多跑一地”改革,先后建立了90个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后来又全面迭代为社会治理中心。目前,“最多跑一地”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社会治理领域的延伸拓展,是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举措,也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再发展,旨在全省范围内加快打造一站式的县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在此基础上,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健全“五调联动”(诉调、警调、网调、专调、访调)的工作体系,将“多中心”聚焦为“一中心”,达到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的目标。综观现有研究, 本文认为“最多跑一地”是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创新,其实质是地方政府转变碎片化治理理念,建设并实体化运行一站式综治中心(社会治理中心),整合分散的治理资源、聚合治理力量,最大程度满足基层复杂多样的矛盾纠纷化解现实需求,破除社会治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就治理而抓治理”的困境,促进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源头。 (二)主要特征。 相较于以往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最多跑一地”通过“物理聚合”,打造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实现基层治理体制和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有效创新,形成多参与、高协同、可持续的聚合治理格局,其在价值取向、核心理念、治理策略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质。 1.“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最多跑一地”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整合信访、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实行“一窗口”统一受理群众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诉求、系统指派、分级分类处置,变分散的多个处理部门调处为“一中心”集中调处,避免了人民群众多次跑、多地跑、往返跑等情况的发生,有效提高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效率。群众和企业能够在“一地”申诉、回应、解决矛盾纠纷,
关于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提示

欢迎使用云库网,如遇下载问题,请点击此处查看解决办法!

如以上链接无法点击,您可以尝试在手机或电脑“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yunko.cn,进入网站,本站即便不注册登录,一样可以下载,您下载的文档会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准确填写邮箱地址。

版权说明:云库网是一个资源分享及获取平台,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