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了新时代,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开始转变,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明显的提升,社会家庭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对于如何处理好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构成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五位一体家庭家风建设的新格局,为家庭家风建设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确立了目标。下面,围绕深刻领会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丰富的内涵,以及对建设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情感基础
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中。爱国爱家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国与家的关系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古国中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礼记
·
大学》
说道:
“
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从这段话可看出,家不仅是个人的依托,更是国的根本,这与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及的
“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
如出一辙,因此爱国爱家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更是
“
两个结合
”
在家风建设中的具体表现之一。
(一)家庭文明新风尚中爱国爱家的基本涵义
爱国与爱家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家庭是国家的基础,千千万万个家庭一同构成了整个国家,国是由每一个
“
小家
”
所组成的一个
“
大家
”
。因此爱国爱家这一概念本身具有丰富内涵,需要分别从爱国、爱家以及爱国爱家这三个词进行深入探析。
首先是爱国,爱国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民族精神。爱国即爱自己的
“
大家
”
。个人理想的实现离不开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全民族为自己的国家共同努力,爱国即是实现个人理想的必要条件,更是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
“
爱国
”
的情怀始终贯穿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爱国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多少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提出多种救国方案,包括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虽以失败告终,但也体现出中华民族浓烈的爱国情感,中华儿女始终将自身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
“
爱
党课: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