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办公助手 基层材料

党课: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docx

DOCX   7页   下载0   2024-12-09   浏览9   收藏0   点赞0   评分-   4103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党课: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docx 第1页
党课: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docx 第2页
剩余5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 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 。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既热烈生动又丰厚深沉,为每名党员在品格修为上确立了永不沉没的航标,从而激励其不断锤炼品质、砥砺奋进。其中最为突出的红色基因,就是特别讲忠诚、特别讲奋斗、特别讲奉献,可相应概括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观、进取观、幸福观。 一、忠诚为魂: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观。 把忠诚放在第一位,是我党的光荣传统。对一名党员而言,忠诚主要是政治忠诚,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伦理,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力之所在。政治忠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中自然有不同的意义及内涵。中国共产党人以一种开放的气度和世界的眼光,积极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忠诚观、古代中国忠义传统、当代西方忠诚思想,建构起自己特有的政治忠诚观,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凝聚智慧和力量的道德基础。 忠诚的对象由关注个人到心系家国。 中国共产党自创立之初就接受了新文化运 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还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忠诚观的熏陶。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其政治忠诚的对象主要是 “ 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劳动群众利益、共产主义事业 ” 。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对象,又具体化为 “ 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 ” 。显而易见,这种忠诚观不论是与中国古代的血缘忠诚观,还是与西方的契约忠诚观相比,都有根本上的不同。中国共产党人的忠诚观,一开始就从忠诚于个人真正转向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并始终如一地将其作为党员的政治 “ 生命线 ” 、政治 “ 试金石 ” 和政治 “ 定盘星 ” 。 忠诚的内核由观念追求到实际践行。 自 1921 年建党,共产党人依靠和带领人民完成的三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即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通过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通过改革开放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不是心怀天下、心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行天下之大道的明证。一段时间以来,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人们不可避免地遭受着过度的物质至上主义、道德虚无主义、价值相对主义等冲击,然而中国共产党人却旗帜鲜明地把 “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 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总结性语句,又在党 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 “ 天下为公、民为邦本 ” 等中华文明蕴含的道德观,赋予其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并忠实践行。
党课:党员要注重培塑忠诚、奋斗、奉献的人格力量.docx
下载提示

欢迎使用云库网,如遇下载问题,请点击此处查看解决办法!

如以上链接无法点击,您可以尝试在手机或电脑“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yunko.cn,进入网站,本站即便不注册登录,一样可以下载,您下载的文档会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准确填写邮箱地址。

版权说明:云库网是一个资源分享及获取平台,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