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热门资料 主题教育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东北军事工业.docx

DOCX   5页   下载0   2024-11-08   浏览7   收藏0   点赞0   评分-   2690字   10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东北军事工业.docx 第1页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东北军事工业.docx 第2页
剩余3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东北军事工业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东北军事工业,是伴随着东北根据地的开辟、巩固不断发展、壮大的。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东北军事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根据《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稿》和东北军工部《军事工业三年来主要工作》统计,在东北全境解放之际,建立起拥有48家工厂、11033部机器设备、44164名职工的庞大军工体系。4年间,共生产子弹28067768发、手榴弹5095799枚、各种炮弹3073830发,制造各种枪支10676支、各型火炮和迫击炮3135门,修理枪炮31223支(门)。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强大的产能,不仅为东北乃至全解放作出重大贡献,而且为新中成立后防工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筚路蓝缕,初具规模 1945年10月至1947年9月,东北军事工业进入第一个发展阶段。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方针指导下,在来自老解放区的军工干部和全体职工的努力下,克服种种困难,党领导下的东北军事工业最终得以建立。抗战胜利后,党中央审时度势,先后派遣2万名干部、11万军队挺进东北,开辟东北根据地。为了统一管理各部队的军工干部和职工,1945年10月12日,东北军区决定在沈阳成立临时的军工部, 随即接管沈阳兵工厂、文官屯坦克修理厂和孤家子火药厂,这是我党我军最早掌握的现代化大型军事工业。 然而一个月后,民党军队向东北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面对危急态势,军工部不得不放弃先进的工厂设备,仅携带少量机器和原料,随大部队迅速转移。此时由于我军处于被动局面,军工部在一年内进行7次大规模转移,有同志感慨道这是“工厂搬家,机器打游击的艰苦阶段”。为了保障部队作战需要,军工部不得不化整为零,由各军区、各部队组建军工处,自行组织生产。 1946年秋冬之际,为了切实贯彻党中央、东北局关于巩固东北根据地的指示和决议,军工部抓住战局相对稳定的时机,克服原料短缺、技术落后、气候恶劣、交通不便等困难,迅速建立稳固的军工生产基地,着手应对弹药生产问题。在珲春、鹤岗、鸡西、丹东、齐齐哈尔、牡丹江、吉林、哈尔滨、大连等地建立14家直属工厂,随即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生产子弹3359932发、手榴弹2662159枚、各种炮弹117236发。尽管这些弹药大多是利用旧弹壳复装生产,威力不佳、产量不稳,但却及时有效解决了前线部队遇到的军火补给问题,全力保障我军打破民党军队对东北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统一领导,保障前线 1947年9月至1948年11月,东北军事工业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在“全力加强军事工业建设”方针指导下,伴随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东北军事工业.docx
下载提示

欢迎使用云库网,如遇下载问题,请点击此处查看解决办法!

如以上链接无法点击,您可以尝试在手机或电脑“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yunko.cn,进入网站,本站即便不注册登录,一样可以下载,您下载的文档会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准确填写邮箱地址。

版权说明:云库网是一个资源分享及获取平台,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