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热门资料 主题教育

【理论调研】关于农村宗教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DOCX   4页   下载0   2024-10-23   浏览1019   收藏17   点赞43   评分-   1777字   6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理论调研】关于农村宗教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第1页
【理论调研】关于农村宗教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第2页
剩余2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关于农村宗教情况的调研报告 在农村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利益关系重构,竞争加剧,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观念受到现代思想的冲击而被逐渐瓦解,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力提升,但农村文化生活却十分的单一、贫乏,农民的精神世界出现真空,宗教组织就在此时乘虚而入,在农村地区快速的发展起来,并呈现出越来越强大的影响力,尤其以基督教的发展最为显著。高度重视宗教在农村的传播和发展,一方面引导其发挥积极功能为农村建设作贡献;另一方面努力弱化和克服其消极功能,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已成为当前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当前农村宗教情况现状 1.宗教发展总体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落实,我市宗教场所信教群众数量剧增,据档案资料显示,92年全市成立D市天主教爱国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伊斯兰教协会,当时团体、场所仅有“二堂、一寺”之称,即基督教福音堂、天主教天主堂、伊斯兰教清真寺,其中基督教下辖三点,即新桥、埤城、皇塘聚会点,实有信徒***人。《宗教事务条例》出台后,依据条例甄别归类,列寺观教堂***家,固定处所***家,宗教团体新增佛教、道教协会。09年以后新增***家。从基督教信徒专项调查登记情况来看,全市基督教***家,信徒***人左右,集体购房***家,门面房***家。  2.活动情况和信徒特征。 聚会点活动时间一般为周日,安排学圣经、唱诗歌,作祷告活动。私设的聚会点大致有两类特征:一类是点与点之间区域明显;另一类是点与已办证的教堂有类似于堂与堂、堂带点管理模式。从目前所反馈的信息来看,无传播异端邪教。信众的年龄构成中,以中、老年居多,但也逐渐出现了信众年轻化趋势;性别构成上,以女性信徒偏多;学历普遍偏低,以初中学历居多。 3.存在问题。 一是部分民间信仰尚不规范。突出表现在:活动内容混杂,给封建迷信活动以可乘之机,甚至会引发不稳定、不安全事端。二是有些场所管理混乱。有的由村民推选,轮流做庄;有的作为老人活动中心由老人会兼管;有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组织不健全。 二、宗教文化在农村建设中的影响 1.积极影响。 宗教文化对农村信徒的心理调适作用明显,教徒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情感支持和归属感,一方面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集体缺位而导致的公共服务的匮乏。农村宗教以新颖的文化生活方式吸引村民们入教,客观上实现了构建农村
【理论调研】关于农村宗教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下载提示

欢迎使用云库网,如遇下载问题,请点击此处查看解决办法!

如以上链接无法点击,您可以尝试在手机或电脑“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yunko.cn,进入网站,本站即便不注册登录,一样可以下载,您下载的文档会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准确填写邮箱地址。

版权说明:云库网是一个资源分享及获取平台,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