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鲜明亮出了干部优与劣的标尺、上与下的准绳,为健全能上能下的选人用人机制,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提供了重要支持,对于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各地区要对标对表,遵照执行,用好“能下”的利剑,树好“能上”的导向,开好“再上”的通道,不断激活干部选任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引导领导干部跳出舒适圈,自觉摒弃懒政怠政之风,推动形成激励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一是让“躺平
即下课”的“能下”利剑“悬于头顶”。
古语有云:“在其位,谋其政”。建设经济社会,造福民生福祉,是干部的首要责任。然而一些“躺平”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实干不担当、对工作被动应付,懒政怠政,却安坐“交椅”,这种风气严重侵蚀着党员干部队伍的肌体,损害着地方行政效能。究其根源,除了有个别干部自身思想滑坡、消极懈怠的原因,也与流于形式的考核和缺乏能上能下的机制不无关系,导致他们在提拔前认认真真,一旦熬到位子就觉得可以歇脚休息。《规定》强调重点解决“能下”,无疑重点将剑指“躺平”的干部,让“躺平”干部无处可躺。无功便
是过,平庸就是错。那些想在官场仕途混关系、熬资历、滥竽充数当“太平官”的“躺平”干部,应该幡然醒悟了,要及时从思想上破冰,杜绝“原地踏步”,牢固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敞开思想谋思路,放开手脚求突破,努力在践行“家国情怀”过程中体现个人担当。
二是让“有为便有位”的“能上”导向“蔚然成风”。
是不是想干事、能不能干成事,是群众衡量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一个基本标准。虽然说当前一些地方“躺平”的风气依然存在,但是大多数干部还是想干事、能干成事的。不过现实中也有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有的干部在一个
地方能够干成事,换个地方却难
于干成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环境不好。常言道:“两懒夹一勤,勤的也变懒”。有时候,不是干部不想干事,而是环境容不下干事的人。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局面,就应该旗帜鲜明地褒扬干事者,让干事者有地位、扬眉吐气,让不干事者、“躺平”者特别是想走捷径、动歪脑筋、搞投机钻营的“聪明人”没市场、灰头土脸。古语有言:“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则蔚然成风。”《规定》出台后,切实免除了实干担当者的后顾之忧,为“干部担当”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担当”,让“有为才有位”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建设德才兼备、忠诚干净
担当
学习《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心得体会.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