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刚才,
**
同志通报了今年活动开展以来的有关情况。希望各级各部门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处理好短期专项活动与长效机制建设的关系,切实把“大走访”工作推向深入。
我们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活动载体和平台,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坚持把群众工作贯穿于
**
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涌现了以
*
为代表的一大批爱民集体和爱民模范,促进了
**
工作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警民关系。今年以来,按照部厅两级的统一安排,全市
**
机关精心组织“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敞开大门访民意,敞开心扉听民声。全市“两会”期间主动征求意见,
**
支队开通了“微博”,
**
等单位都创新形式,创造了很多“小经验”、
“小点子”。
**
部、省厅多次转发我们基层的工作亮点和做法,“大走访”信息工作排名全省前列,成绩比较突出。“大走访”专项工作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同时,也应该看到,我们取得的成绩仅仅是阶段性的、初步的,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工作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强;与先进单位相比,我们的活动声势还不够大、亮点还不够突出、发展还不够平衡;一些县(市)
**
局和警种部门,群众工作找不到切入点、抓不住着力点、摸不准结合点,工作只浮在表面上,与业务工作融合不够,结合不紧密,个别地方和民警甚至感到大
走访是一种负担,产生抱怨抵触情绪;一些基层民警可以扪心自问,群众观、稳定观、大局观是否牢固树立,“三懂四会”群众工作法究竟知道多少、掌握多少、有多少得到有效落实。以上问题,都会导致群众安全感不强、满意度不高和
**
机关乃至政府公信力下降。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主观思想看,主要表现为“不屑、不愿、不会、不敢”做群众工作。
现在与过去相比,经济社会发展了,财力实力提高了,掌握信息资源的渠道增加了,运用科技手段大大丰富了,不知不觉中传统的群众工作也淡忘了。科技手段只能作为“治标”的重要手段,发动群众、
依靠群众才是治本之策、长久之计。一些同志群众观念淡薄缺爱心,对群众工作不屑一顾;一些同志对群众感情缺真心,不愿意做群众工作;一些同志缺乏基层工作经验缺耐心,不会做群众工作;一些同志遇到重大问题、重大矛盾纠纷明哲保身缺信心,不敢做群众工作,最终丧失了群众立场,漠视群众疾苦,有的甚至侵犯群众利益,成为群众的对立
局长在大走访讲评会上的讲话.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