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民营企业的困难和诉求及对进一步
优化营商环境的期盼和建议
一、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反映的困难和诉求
(一)电价优势体现不够充分。部分民营企业反映目前电费缴纳采取合同基数管理,基数内仍然执行的原电价,只有执行完基数内电价后超基数部分才享受优惠电价,电价优惠感觉不充分。
(二)中介服务收费项目多,各类涉企收费偏高。目前,部分民营企业反映有些县(区)缺乏对中介机构合理收取评审费用的相关标准和规定,中介评审机构收费标准不一,收费项目多,收费偏高。
(三)物流成本相对偏高。我市货物运输主要靠汽运,铁路运输尚未开通,各项政策出台以后,物流成本有所下降,但相对仍偏高。
(四)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困难。部分企业的生产用地采用的“以租代征”形式,由于规划、土地性质等原因无法取得不动产权产权证,制约企业取得抵押贷款。
(五)现阶段用工成本增加。部分民营企业反映虽然降低了社会保险费费率和缴费基数执行口径,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参保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用工成本依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019年参保单位最低缴费比例由2018年的45%提高为50%,虽然费率降低了,但缴费比例逐年提高。
(六)融资成本较高。在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成本中,贷款利率加上担保、评估、登记、公证等费用后,显性成本普遍在年息10%左右,而贷款利率约占总成本的一半,企业通过银行间接融资成本较高,导致企业更愿意通过自身累积、民间借贷等方式融资。
(七)执法行为不够规范。个别执法人员仍存在粗暴执法,随意执法的问题,轻微违法“首违不罚”仍需进一步强化落实。
二、民营企业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期盼和建议
(一)进一步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提供公平获得资源配置,公平获得要素保障的市场环境。
(二)降低融资成本,加大融资力度,全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瞄准民营企业“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特点,多开发一些“量体裁衣”“量身定制”的产品。制定完善民营企业贷款风险补贴基金使用管理,设立应急转贷资金,破解民营企业融资短期流动资金衔接问题。
(三)整顿中介市场,降低中介收费,提升服务质量。
(四)规范行政执法,进一步改进工作思维和工作措施,均衡保护民营企业与社会弱势群体利益。希望严格依法办事,确保司法公正,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涉企案合法权益。不能随意性执法。
(五)建立民营企业参与涉企政策制定的工作机制。制定涉企政策前,要深入开展前期调研,通过座谈会、实地走访
【营商环境】我市民营企业的困难和诉求及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期盼和建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