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就是言之无物。你能在同行和编辑的帮助下认识到自己的稿子存在“空洞”的毛病,这很好。“树有根,水有源”,稿子的“空洞”也是有原因的。
——讲道理太多,必然空洞。
新闻是事实的报道,稿子主要靠摆事实取胜,如果在一篇消息(一般800字以内)中,议论过多,甚至超过了事实所占的比重,那就会给人以“空”的印象。
——一般概括多,典型事例少,也会导致空洞。
新闻只有把最新最典型的事实告诉读者,读者才会感到稿子充实有分量。如果一般事例太多,一是容易被编辑删去,二是容易使人感到厌烦,空洞无物。
——讲废话,也会给人以“空洞”感。
如在一篇不长的消息中,不厌其烦地讲过程,不加选择地滥用描写,或画蛇添足,说话拖泥带水等,都会使编辑产生“言之无物”的印象。
——节外生枝,一文多中心,钻牛角,求末节,绕弯子等,
都很容易被编辑大段地删节,从而把一篇内容充实但杂乱无章的稿子变成一则短而空的简讯。
如何克服“空洞”的毛病?
以下几条仅供参考:
其一,
初学写新闻,先从一事一报开始,即一篇稿子只写一件事情,不搞“大杂烩”。如果能经常练习写一些新闻故事,完全用事实说话,这将对矫正“空洞”顽症大有好处。
其二,
深入采访,精选典型事例。一般来说,典型事例是编辑和读者关注的中心,事例选择典型、过硬,就会给人以实在感。
其三,
善于比较,找出不同事例的特点,力争同类事例不用多个,这样,稿子虽用了几个例子也不会使人感到重复。
其四,
多修改,敢于自我删除那些罗嗦多余的事例和词句,挤干文里的水分,多留下使人感兴趣、有价值的“干货”。这样,当你把一篇内容充实、文字精练的稿子拿到编辑面前时,编辑就不会因为你的稿子“空洞”而大杀大砍,稿子发表后也不会给读者以“言之无物”的空洞感了。
为什么我写的稿子总是“空洞”?.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