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热门资料 主题教育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docx

DOCX   6页   下载10   2024-10-22   浏览951   收藏2   点赞23   评分-   3427字   6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docx 第1页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docx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近年来,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问题在我国基层治理中引发了广泛关注。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还影响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工作,多次发文部署具体措施。特别是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以及2024年出台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标志着国家在整治形式主义方面的决心和推进力度。 一、问题原因 一是官僚文化的长期积淀。 我国的行政体系有着严格的等级结构和自上而下的指令模式,这种体制固然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政策的统一性和执行力,但同时也容易导致各级官员为了迎合上级意图而忽视实际工作。形式主义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并发展壮大起来的。从历史上看,形式主义与官僚主义相伴而生,特别是在现代信息化、精细化管理的背景下,形式主义逐渐以“会议主义”“文山会海”“材料依赖”等形式表现出来。 二是考核体系的不完善。 为保证政务工作进展顺利,考核机制不可或缺。然而,一些地方的考核过于注重量化指标,导致基层单位为了追求“亮眼”的数据表现,忽视了实际工作成效。考核机制的层层下压,迫使基层干部为“数字政绩”服务,而不是为人民服务。比如,在许多地方,一些干部往往为“迎接检查”而突击赶工,重点不是工作实绩,而是如何让“报表漂亮”。 三是工作任务的层层加码。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承载着大量具体的执行任务,然而许多上级部门在下达工作任务时,却没有考虑基层的实际承载力。任务的不断增加和责任的层层下移,导致基层干部疲于奔命,应对各种检查、报告和调研,而真正为民服务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 二、主要表现 一是层层加码、任务下沉。 在实践中,形式主义最常见的表现之一就是任务的“层层加码”和责任的“下沉”。上级部门在布置工作时,经常要求“属地管理”,把任务和责任一层层推向基层,而不考虑基层的实际承载能力。例如,某地一乡镇干部反映,2023年该乡镇一年接受了165项督查检查,平均每周有1次以上的上级检查。这种频繁的检查与调研,非但没有提高工作效率,反而增加了基层的负担,迫使基层干部花费大量时间准备材料和应对检查,而不是专注于实际的工作。 二是文山会海、材料主义。 在机关单位中,文山会海和材料主义现象普遍存在。许多上级部门往往要求基层单位提交大量的书面材料,材料越多越好,形成了一种“材料依赖症”。为了完成这些材料,基层干部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应对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情况报告.docx
下载提示

欢迎使用云库网,如遇下载问题,请点击此处查看解决办法!

如以上链接无法点击,您可以尝试在手机或电脑“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yunko.cn,进入网站,本站即便不注册登录,一样可以下载,您下载的文档会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准确填写邮箱地址。

版权说明:云库网是一个资源分享及获取平台,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