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党建理论汇编(31篇)
目录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
3
怀揣批判精神 开启对人类解放的初步探索
13
以深化制度改革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17
党的领导激发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
22
聚焦“五有”发力 强化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功能
33
以耐心资本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
39
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形成新型生产关系的辩证法
44
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理论的探索历程
53
为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开辟广阔天地
62
推动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创新
66
坚持依规治党为增强法学研究中国特色注入动力
71
文明与时代的变奏: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何以引领时代
77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总目标
92
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式现代化开辟新路
97
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彰显鲜明特色
105
畅通催生新质生产力关键路径
112
理论强才能方向明
119
着力加强党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领导
123
深刻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导向
133
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
136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把握六大辩证关系
140
从四个维度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
145
统筹考虑需要和可能
150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153
品读《共产党宣言》: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159
不断开创党的纪律建设新局面
164
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意义
184
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
192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力量
196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丰富内涵
202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方法论自觉
206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研究】
新质生产力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时代性、先进性和实践性,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原创性成果,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最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以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来透视新质生产力,对于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新质生产力之“新质”的多维透视
从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生产的科学化、“总体工人”、“一般智力”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可以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及其多方面体现。
第一,新质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当代发展形态。马克思在对机器大工业
2024年6月党建理论汇编(31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