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红十字会应急管理工作探析
2020年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期间,XX市红十字会迅速行动、汇聚爱心,组织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开展灾后重建。
总结实战经验和短板不足,市红十字会将充分发挥人道力量,融入“十四五”期间全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一、疫情防控积累应急实战经验
作为市减灾委成员单位,市红十字会及时启动应对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参与制定《XX市疫情防控期间接受捐赠工作方案》,发布市民捐赠N95口罩倡议,安排专人派驻市防指办物资保障组,开展社会捐赠接收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共接收款物485笔,总价值1847.80万元。主动接受纪检监察、民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没有违纪违规问题。5个县(市)红十字会也积极开展捐赠接收和防控宣传,共募集款物总价值2000余万元。
二、防汛救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市红十字会成立防汛救灾工作组,第一时间调拨夏凉被、棉被、毛巾被、帐篷等物资送往12个转移群众安置点,总价值39.9万元。及时上报灾情和需求,接收上级红会调拨8批次物资,总价值约95.3万元。发布公告接收社会捐赠,共接收捐赠款物737笔总价值超1.14亿元。全市参与服务基层群众的红十字志愿者280余名,五个县(市)红十字会接收捐赠款物总价值2000余万元。
三、应急工作存在短板不足
组织机构建设还不适应应急管理现代化的要求。目前市红十字会应急工作机制已基本健全,但是人员较少、经验不足,应急管理能力还需要夯实基础、全面提升;五个县(市)红会已经理顺管理体制,但是四个区红会机构还不健全,没有专职人员,影响力不够,应急作用很难发挥,在深入社区一线、服务居民生活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
捐赠物资接收还存在一些现实困难。仓储困难,库里已储备部分自然灾害救助物资,使用面积有限;中转货物的搬运人员困难,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期间只能临时由会机关人员完成;中转货物车辆保障困难,由于经费、人员问题,暂无条件完成车辆保障;物资验收困难,药品、防护用品、食品等物资具有较高级别的安全质量标准要求,无专业人员进行验收。
志愿者及应急救援队伍作用发挥有限。志愿者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疫情期间大学生志愿者队伍不在学校,无法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和防汛抗洪一线,部分志愿者不能自由流动,导致无法参与服务活动;原有的应急救援队人员更替,正在招募和训练中,暂时未能展开救援活动。
四、融入应急工作“十四五”规划
继续推进公共场所设置AED项目
。2019年起,公共场所设置急救设备(AED)纳入市政府为
【疫情防控后疫情时代,红十字会应急管理工作探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