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四大保障房片区运行管理经费政策的探索研究
前言:住房保障工程是国家、省、市重点推进的民生工程之一,近十年来,南京全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累计超过10万套,通过深层次、全方位地解决各类人群的住房问题,全力保障民生建设。其中从2010年起
全市统一规划筹建的四大保障房片区作为我市住房保障工作的新模式、新起点,开创了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新篇章。随着四大保障房片区逐渐竣工、交付和入住,住房保障工作一直以来“重建设轻管理”的理念已不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研究探索综合管理运营新模式迫在眉睫。本文以四大保障房片区为研究切入点,一是通过对四大保障房片区开展深入调研,直观了解、具体剖析保障房相关区的实际负担情况。二是从财政角度探索符合我市住房保障运行管理的经费政策,包括一次性开办经费补助及年正常运转经费转移支付补助,确保科学、合理、有效地推进住房保障工作管理新格局。三是积极贯彻并不断总结、探寻政策执行的优化路径,并从新常态管理角度,对进一步提升住房保障科学管理提出建议。
随着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项支持政策也从未停止探索研究的步伐,“保障房片区配套建设和体制机制完善”始终是全市重点落实工作之一。对此,市财政充分领会贯彻中央、省、市的要求,通过对四大保障房片区的配套建设、人员入住、后续运营等情况开展深度调研,具体剖析相关区的实际负担情况,研究提出进一步调整完善的对策建议并快速有效地落实。
一、统筹规划,开启全方位住房保障新格局
2010年起,为满足全市更多数量、更多收入阶层、更多类型保障人群的住房需求,市政府一举打破以往零散、小范围的保障房建设格局,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始统一规划,大面积、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分别在栖霞花岗、丁家庄、雨花岱山及江宁上坊建设包含各类保障房源的保障房片区,统称四大保障房片区。
四大保障房片区占地面积6956亩,总建筑面积846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48亿元,由市安居集团负责建设,通过财政投资、房源销售、商业配套租售等多渠道筹集资金,实现综合平衡。片区房屋总量达8.28万套,各类保障房源一应俱全,其中公租房1.78万套,双困户经济适用房0.69万套,产权调换房和拆迁安置的经济适用房5万套,限价商品房0.34万套,其他房源(暂时未定性的房源)0.47万套。力求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群的住房需求,预计共可安置25万人。
2013年底,四大保障房片区建设基本竣工,开始陆续交付入住。
二、深刻剖析,全面了解经费负担
全新
南京市四大保障房片区运行管理经费政策的探索研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