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课:善于总结就是善于进步
一转眼,意义非凡的2021年就过去了。
谈到这一年,有一个词极具标志性意义——总结。
这一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全面系统总结了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
这一年,党中央还先后召开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到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包括在年尾最后一天召开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很多会议都具有总结的内容。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在进取中突
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从总结中提高”,这本身就是一条宝贵的历史经验。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决议》起草的有关情况作了说明,明确指出召开这次会议,“总的是要按照总结历史、把握规律、坚定信心、走向未来的要求,把党走过的光辉历程总结好,把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的辉煌成就总结好,把党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总结好,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砥砺奋进的理论和实践总结好。”这里面的“四个总结好”,既是对总结党史的明确要求,也是生动注解。
早在1965年,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
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工作中的经验是财富,工作中的教训也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善于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过:“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套用这句话,我想说的是:善于总结,就是善于进步、善于提高。
总结明得失,总结出经验,总结长智慧。重视总结是大智慧,学会总结是大学问,善于总结是大本事。总结的好处益处,实在是太多太大了!这一点不用多说。我们能不能得到这些个好处益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关键在于是否善于总结”。
那么,怎样才是“善于总结”呢?我的体会是:先“趁热”复盘,再“淬冷”思考;小仗小试要及时小结,大战大考要全面总结;重在总结正面经验,贵在总结反面经验;书面总结优于口头总结,集体总结胜于个体总结。
下面,我聚焦文稿工作,谈一谈这些体会的认识理解和具体运用。
第一,先“趁热”复盘,再“淬冷”思考
炼钢的时候,一冷一热、冰火两重天可以增强钢材的韧性。我们提高写材料的水平,也需要多经历一些这样的冷热循环。
我们对事物的即时记忆,很多并不能持久。特别是一些容易忽略的小处细节,时间稍久,有可能就淡忘了。所以,写完一篇稿子,应当尽可能“趁热
新年第一课:善于总结就是善于进步.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