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
“
四下基层
”
的三重特质及其新时代启示
“
四下基层
”
是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本质上是实践主体在充分认识、深刻把握客观对象世界的现存状况基础上进而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创造性活动。
“
四下基层
”
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在宁德孕育,它蕴含的精神内涵、价值追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创造的宝贵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不仅对福建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省域范围内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基础。
”“
四下基层
”
的现实性、人民性和整体性特质对深刻认识和深入把握新时代大兴调查研究的实践功能、价值主张、工作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为不断丰富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智慧支持。
一、
“
四下基层
”
的现实性特质
所谓
“
四下基层
”
的现实性特质意指
“
四下基层
”
不是实践主体的主观臆想、主观臆造的想象活动,而是实践主体通过对客观对象世界的深入了解、全面剖析、本质把握,对客观对
象世界进行革命性改造,目的在于使这种客观对象世界的发展更符合人的本质、人的本性的需要。也就是说,
“
四下基层
”
不是停留在对客观对象世界的主观把握之上的,而是要深入到客观对象世界的本质性、历史性维度之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规律指向。以此为基础,实践主体适用这一规律,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未来大势,提出相应的思想理念,进而指导乃至重建社会现实。所以,
“
四下基层
”
的社会功能不是仅仅停留在
“
认识世界
”“
解释世界
”
的层面上,而是把
“
改变世界
”
作为
“
四下基层
”
的实践旨归。总的来看,
“
四下基层
”
之
“
改变世界
”
的实践旨归主要包括两个层面。
一是
“
四下基层
”
能规范、矫正实践主体的行为方式,增强实践主体的实践能力和拓宽视野。习近平同志在《摆脱贫困》中明确指出,领导干部
“
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到基层
”
,由此
“
可以改进工作作风,克服官僚主义
”
,
“
各级领导干部到群众中走访
......
了解和熟悉他们工作和生活的状况,就可以从根本上防止这种命令主义、官僚主义的弊病
”
。
可以说,
“
四下基层
”
不仅是提高党员干部政治智慧、增强执政能力
党课讲稿:四下基层的三重特质及其新时代启示【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