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自己的“家法帮规”包装成国际规则
2023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的讲话中指出:“国际规则要依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由大家共同书写、共同维护,不能谁的胳膊粗、嗓门大,谁就说了算。更不能拉帮结伙,把自己的‘家法帮规’包装成国际规则。”
“家法”指的是旧时家长管理家族、训饬子弟的家规。“帮规”亦有“行规”“业规”等名称,指的是旧时行会的规章,主要用来规定经营范围,维护同行利益,限制同业竞争,维持帮内秩序。“家法帮规”常常是指特定群体内主导方管束、限制其他行为体行为并维护其自身权威地位的工具手段。习近平总书记用“‘家法帮规’包装成国际规则”比喻有的国家将强权炮制出的规则、秩序强加于国际社会,用来打压他国、维护自身私利的行为,强调国际规则应由各国共同制定,国际秩序应由各国共同维护,使之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不能以个别国家的霸权意志为转移。
“家法帮规”是少数人的规矩,它的##paidbegin##形成是少数人利益的体现,难以在更大范围服众。国际规则在完善国际治理、维护国际秩序、平衡各方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各方共同制定、反映各方意志的国际规则才更具普遍性、公正性。1945年6月,旧金山制宪会议上通过的联合国宪章确定了二战后国际秩序的基本架构、共同理念和普遍规则,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确立的平等和主权原则,到日内瓦公约确立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从联合国宪章明确的四大宗旨和七项原则,到万隆会议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些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和规范国家间关系及行为的规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不似“家法帮规”仅注重维护“小圈子”“小集团”的利益和秩序,因而至今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家法帮规”缺乏裁量基准,它的解释和执行有很大的随意性,容易对既有秩序形成破坏冲击。《文子·上义》有云:“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在国际社会中,法律是共同的准绳,适用法律不能有双重标准。国际法是国与国交往过程中的成文化国际规则,需要各国共同严格遵守、自觉接受约束。当前常常听到的一个说法叫作“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这是一个模糊不清的说法,迄今没有准确定义,其内涵和实质不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也不符合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决议精神。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由美国炮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最多只在美国及其部分盟友组成的“小圈子”范围内流通,因此是小范围内的“家法帮规”
不能把自己的“家法帮规”包装成国际规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