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时指出:“要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突出改革重点,把牢价值取向,讲求方式方法,为完成中心任务、实现战略目标增添动力。”过去40余年来,我们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创造出无愧于中华民族几千年辉煌历史的发展成就。新时代,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我们面临着新挑战、新机遇,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解决需求收缩突出问题亟待通过改革释放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经过努力,需求收缩的态势虽有所缓解,但并没有根本扭转。直到今年一季度,衡量总供求关系的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仍然为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仍为-2.7%。民间投资增长速度仅为0.5%。应当看到,需求收缩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解决起来也非一日之功。三年新冠疫情是导致需求收缩的原因之一,但根本原因在于长期以来
过高的高投资率和明显偏低的最终消费率。从1981年至2020年的40年间,前20年即1981—2000年的20年,我国最终消费率年均为62.7%,投资率年均为36.4%,消费与投资的比例大体合理。这主要是吸取了过去过分追求高投资、高增长的教训,适度降低了投资率、提高了最终消费率的结果。从2000年至2020年的后20年,客观上由于基础设施和重工业处于投资高峰期,投资率不断攀升,年均高达42.3%,比前20年高5.9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降为年均54.0%,比前20年低8.7个百分点。其中,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出现47.0%的历史峰值。从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注重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但总体上看,投资率偏高、消费率偏低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由于投资是间接需求,从长期来看,增加的是供给,长期保持较高的投资率,必然导致总供求失衡,消费不足。因此,解决当前存在的需求不足问题,应当从改革入手,在宏观调控和经济治理体制改革上,要建立规划、财税、货币相互协调的机制,通过综合施策,努力保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大体平衡,既避免出现通货膨胀,又防止出现通货紧缩,使国民经济长期保持适度、稳定增长态势。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
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