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需避免五大认识误区
“高质量发展”是今年全国两会上的一个热词,受到各方高度关注。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3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强调,正确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如果说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复杂大系统,那么“高质量
发展”就是那一根指挥棒。有网友说,从昨天的“中国制造”行销世界,到今天的“中国质造”闪亮国际,再到明天的“中国智造”起航飞翔,其实我们这些年来就是跟着这根指挥棒在走。
没错,如果把时间轴拉得更长,我们会看见,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科学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我们国家向质量进军的路线非常清晰,脚步也异常坚定。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也发现有时会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没有真正学懂、弄通、悟透高质量发展的深刻内涵,梳理下来,一般有以下五种形式:
一是只顾经济、不顾结构的“片面观”。
一提到高质量发展,往往想到的就是经济领域,于是就和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发展转型、商品服务升级等联系在一起。
这有一定的现实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当初那个需要靠“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的时代,大踏步地赶了上来。狠抓经济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持续提高。
然而,高质量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导向,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要求。我们说当前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意味着,老百姓的需求越来越多元,不仅在物质方面有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经济高质量“一枝独秀不是春”,全方位高质量才能“百花齐放春满园”。这就要求我们把高质量发展放大到整个国家发展全局、整个现代化发展全程,真正让高质量发展成为一条管总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筋骨血脉,成为激发内涵式、质量型发展动力的“躁动”基因。
二是只顾一时、不顾长期的“权宜观”。
放眼世界,变革和动荡两种趋势持续演进,团结与分裂两种取向相互激荡。人类社会这艘巨轮穿越世纪疫情的波涛,又遭遇地缘冲突的飓风,阵营对抗的漩涡,通胀高企的暗流,能源短缺的寒潮,前路充满颠簸动荡。特别是美国对我国产业和技术封锁遏制加码,一纸禁
【两会】研讨发言:高质量发展需避免五大认识误区.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