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发言:深刻认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意义
人们在网络空间的生存状态是复杂多样的,既能获得前所未有的信息自由,却又在无形中落入资本之手精准推送的
“
信息茧房
”
之中。西方敌对势力日益倚重网络来进行意识形态渗透、输出,其深层逻辑是追求资本主宰和推动的话语霸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
“
着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系统工程,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其中最为敏感复杂的前沿课题。新时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问题,掌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就是守卫国家的主权和政权。
第一,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有助于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保持国家和民族文化独立性的关键因素。当今时代,互联网不仅是人们置身其中的生活和工作空间,也是人们拓宽交往渠道的社会空间,还是影响人们思想文化观念、获得精神归属和价值认同的文化空间,因而越来越成为文化交融交流交锋的新领域和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世界各地频繁发生的
“
颜色革命
”
和难以禁绝
的政治谣言,充分说明互联网能轻而易举地把宏大政治议题与具体社会议题串联起来,把精心组织的
“
颜色革命
”
和悄无声息的文化渗透融合起来,把国境之外的意识形态渗透战略与一国之内的民众不满情绪勾连起来,推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两种意识形态的斗争以新的面貌、新的方式呈现出来,提醒我们警惕技术、政治和文化之间的迅速传导和反复切换。
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既包含对网络意识形态威胁进行有效防范,也包含积极主动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通过创造积极向上的网络舆论氛围、维护风清气正的网络思想空间,能够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根基####,同时有效反击境外敌对势力的网络意识形态渗透,坚决打击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各种网络乱象,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理性和谐的网络文明环境,为人们的网络交往、网络活动提供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第二,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筑牢国家安全思想城墙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
”
作为国家总体安全中的一个子系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多重安全问题的叠加属性:它既有
“
传统安全
”
属性,又具有
“
非传统安全
”
属性;既是政治安全的关键因素,又是文化安全
研讨发言:深刻认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战略意义.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