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基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
“
四下基层
”
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蕴含着深厚且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
“
四下基层
”
是实践主体在充分认识、深刻把握客观对象世界的现存状况基础上进而改造客观对象世界的创造性活动,在其具象化展开过程中表现出了现实性、人民性和整体性的特质。大力传承和弘扬
“
四下基层
”
优良传统,对推进新时代大兴调查研究走深走实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层党员干部战斗在一线、服务在前沿,必须传承弘扬
“
四下基层
”
的优良作风,练好脚力、脑力和实力,让脚底板更勤快、脑瓜子更灵活、
“
绣花功
”
更精细。
一、要练好
“
脚力
”
,勤跑基层。毛泽东指出:
“
我们的政策,不光要使领导者知道,干部知道,还要使广大的群众知道。
”
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基层干部要做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
传声筒
”
。要对党和国家政策做到
“
了然于心
”
。乐学善思、笃行致远,只有悟透国家各项理论政策的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才能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向群众宣传时才有底气,才能把党的惠民政策讲到群众的心坎上。要对村情民意做到
“
心中有数
”
,秉持一颗热心、诚心和耐心,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方式,将
“
学术语言
”
转换成群众易于接
受的本地方言,站在群众的角度宣传政策,让各项政策红利的果实甜在群众心里,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作为基层党员干部,不能凭想象、凭经验
“
闭门造车
”
,要离开
“
键盘
”
、迈开
“
脚板
”
,走出
“
办公室
”
、走进
“
百姓家
”
,直奔现场、直面群众、直击矛盾。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宣传好、阐释好,不断提高群众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满意度。要勤跑群众家,甘当
“
小学生
”
,主动访富问计、访贤问路、访民问安,掌握
“
第一手资料
”
,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打基础,真正做到社情民意在一线掌握、矛盾纠纷在一线化解、难点堵点在一线打通。
二、要练好
“
脑力
”
,能谋良策。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靠干部坐在办公室里
“
闭门造车
”
、在电话
中
“
指点江山
”
,不可能
“
找准症结
”
并
“
对症下药
”
。
“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
”
,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主动走进田间地头、村落小区,放下面子、俯下身子,在
“
柴米油盐
“四下基层”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材料.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