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四大要点”做好审前项目谋划工作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事先有准备和计划,才能确保成功,实施审计项目更是如此。做好审前项目谋划工作,就是在开展审计查证工作之前,通过深入的调查与思考,在全面认识和深度把握审计立项背景、被审单位运行环境和审计事项基本特征等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立审计目标。
同时,通盘考虑审计全过程,对审计重点和难点作出预判,对审计可能发现的问题作出预估,对审计最终形成的结果作出预设,确保审计实施工作向预期目标迈进。做好审前项目谋划工作,是开展常规审计的基础工作,也是探索研究型审计的基本路径,有助于审计人员更好明确审计目标和思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也助于审计人员准确把握审计重点和主动权,提升审计结果利用价值。
个人认为做好审前项目谋划工作,应重点把握以下四点。
一、明确审计立项的出发点
审计立项的出发点,即审计立项背景和决策者的意图。只有明确审计立项的出发点,才能确保项目审计实施方向正确、目标明确,从而避免审计“走弯路”。每个审计项目立项时都有他特
定的需求和目的,这对于具体从事审计项目实施的审计人员来说,不一定完全清楚,需要进一步调查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本级审计机关自定的常规审计项目,其审计需求相对容易把握。涉及党委政府领导交办的审计项目、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审计项目和审计调查项目,其审计需求一般比较复杂,需要审计人员通过审前调查,查阅相关的立项依据和审计法规、与决策者和相关部门深入沟通等途径,才能弄清审计立项背景和决策者的意图。##paidbegin##
二、梳理适用审计法规要点
审计法规是审计人员的常规武器,也是研究被审单位运行环境的重要内容,审计人员必须全面了解、重点把握。对于具体审计项目来说,涉及的审计法规较多,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对于通用审计法规(指会计法、预算法、公司法等)和涉及该项目的主体审计法规(比如说三峡后续资金审计涉及的三峡后续工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审计人员要准确把握其法规要点,做到烂熟于心、顺手拣来。审计实施前,审计人员要全面搜集相关的审计法规,形成该审计项目适用法规目录。在全面了解相关审计法规的基础上,要认真疏理适用审计法规的要点,形成适用审计法规要点备忘录。对于通用法规,要养成日常收集整理的习惯,尽可能将法规要点装入脑中。对于专用审计法规,要针对审计项目去搜集,尤其是向被审计单位收集部门或行业专用的法规,并建立行业法规库,
把握“四大要点”做好审前项目谋划工作.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