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 热门资料 党课讲稿

党课: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三重内涵.docx

DOCX   6页   下载8   2024-10-21   浏览1273   收藏10   点赞64   评分-   3188字   6积分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2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2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党课: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三重内涵.docx 第1页
党课: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三重内涵.docx 第2页
剩余4页未读, 下载浏览全部
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总则中,新增了“切实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的要求。第五十七条明确了对党员领导干部政绩观错位,违背新发展理念、背离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处分规定,将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行为由原本界定为违反群众纪律调整为违反政治纪律,并规定对该行为从重或者加重处分。政绩就是为政之绩,即为政的成绩、功绩、实绩。政绩观是关于从政业绩、从政行为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面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需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回答好为谁树、树什么、怎样树的根本问题。 一、坚持人民至上,踏踏实实为民造福 政绩之本,在于为民。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是正确政绩观的价值取向。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独特的政治属性和崇高的历史使命决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夙愿。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二十大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首要内容确定下来,这是党自觉践行根本宗旨的生动体现。 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依据,把为民造福作为检验政绩的标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就是要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干部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服务人民。新时代新征程,完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更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政绩观。 为此, 一要 时刻牢记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这一基本特征,把握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题主线。要清醒地认识当前我们面临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不充分,人民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强烈等问题,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中,坚持实事求是,既不能头脑发热,也不能脱离实际,更不能超越阶段,想老百姓之所想,急老百姓之所急。 二要 时刻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目标方向,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甘心拜人
党课: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三重内涵.docx
下载提示

欢迎使用云库网,如遇下载问题,请点击此处查看解决办法!

如以上链接无法点击,您可以尝试在手机或电脑“浏览器”中输入本站网址yunko.cn,进入网站,本站即便不注册登录,一样可以下载,您下载的文档会以邮件形式发送到您的邮箱,请准确填写邮箱地址。

版权说明:云库网是一个资源分享及获取平台,大部分资料来源于用户上传或网络,版权归属于原作者。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