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XX大报告中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的事业、新的实践推动着党的理论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认识—解释、价值—信仰、目标—策略、表述—话语等四个方面实现了全方位理论创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已然成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典范样本,有效避免了“意识形态漂浮”现象出现。
一、在认识—解释层面聚焦“四问”的深刻解答具有强大的科学性真理性
从结构主义角度看,意识形态包括质料和形式两个层面,质料涵盖认识—解释、价值—信仰、目标—策略三方面,形式是指表述—话语。意识形态创新主要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其中,认识—解释层面作为意识形态最为内核的层次,是指意识形态对客观世界的理论解释力,是意识形态发挥现实改造力的前提和基础。以改变世界为鹄的意识形态,首先需要解释世界。只有科学地解释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现存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解释力和现实改造力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划时代革命,卓尔不群。胡格韦尔特认为:“‘意识形态’这个词现在只意味着能促使人们行动起来并证明他们的行动的正确性的一套思想、信仰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作为通透彻底、大公无私的科学理论,其科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持“六个坚持”,既坚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不忘老祖宗”,同时又着眼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时代课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说了很多前人没有讲过的新话,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坚持问题导向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就在于其对于时代主题和问题的科学判断和回答。“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
党课: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典范_1303.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