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着力提升城市社区治理现代化水平。社区作为人民群众生活居住的空间,是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平台,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区的数量逐步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庞大的居民数量、不同群体对美好生活个性化的追求、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之间的平衡……这些都给社区治理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打通社区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社区成为群众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学习。
一、落实“网格化”,划分“责任田”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在为居民服务的过程中,如若“广撒网”,反而只能看表面,会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情况。社区可以把服务的居民划分为一个一个的"网格单元”,落实具体的责任人,让每个网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耕耘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居民的情况摸排更准确,社区服务落实更精确。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动写照,我们社区结合人口情况、地理位置、小区布局将辖区细分成23个微网格,全面充实了社区网格力量,让网格的张力凝聚服务的合力。一张“网”可以包罗辖区万象,覆盖百姓民生;众多“格”可以实现责任下沉,消除管理盲区,网格员直面群众,用“铁脚板”走街串巷,摸清基层实情、吃准基层需求、了解基层期盼,真正实现“微网格”托起“大民生”,彰显纵横交织的精度与基层治理的温度。
二、建立“微网格",构建“议事厅"
居民的事情居民议,社区既要派出网格员去收集居民“微心愿”,网格员及时梳理“微心愿”,通过台账式管理,优先解决呼声高的诉求,做好跟踪反馈。同时要构建起“居民说事”的机制,及时向社区居民通报当前的工作计划及进展情况。这样还能收集居民的“微需求”,听到居民的“金点子",凝聚大家的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社区的工作更好干,居民的事情更好办,加强社区居民间的有机联系,为居民参与各种形式的社区公共生活创造条件,培养居民对社区制度和规则的尊重,形成良好社区文化氛围,使社区治理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2023年3月,我们社区在辖区内开展了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网格员收集自己网格内的基本情况、居民的诉求以及服务需求,与居民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把居民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从“民声”中寻方向、找问
主题教育“分享式”党课:党建引领谋跨越,扬帆起航续新篇.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