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不仅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更是一座农业比较优势凸显的城市。她
“
三山两水五分田
”
,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早在新石器时代,凌家滩先民就在这片热土上种植水稻、酿造美酒。新中国成立以来,勤劳、质朴的
X
人踏着改革开放的鼓点先试先行、勇于创新,
“
种草、投螺、稀放、配养
”
的河蟹生态养殖
“
当涂模式
”
享誉全国;与
“
北寿光
”
齐名的
“
南和县
”
享有长江中下游地区最大的
“
菜园子
”
美誉;精米率高、饱满细长、晶莹剔透的
“
含山大米
”
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首批国家地理标志稻米产品。进入新时代,市委、市政府更是将乡村振兴摆在重中之重的战略位置,中农办、农业农村部多次莅临我市指导调研,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我市乡村振兴先进经验,我市连续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先进市,首次评比更是位列全省首位。
一、强统筹、重布局。
我市地形地貌多样、产业资源禀赋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具有发展
“
特色高效农业
”
和
“
特色田园乡村
”
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
十四五
”
期间,我市农业农村战略定位为: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先导区、长三角现代农业合作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将通过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长三角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长三角现代农业创新创业高地等
“
三地
”
创建,形成
“
一横两纵四区多组团
”
(一横:跨江产业融合发展带;两纵:江南都市农业发展带、江北高效农业发展带;四区:跨江产业融合发展区、沿江平原高效农业区、浅山丘陵特色农业区)的农业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基础产业(优质粮油、现代畜禽)、优势产业(绿色蔬菜、生态水产)、特色产业(精品林果)、
潜力产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物流业)等协同发展、比翼齐飞。
二、强机制、重推进。
乡村振兴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完善机制、系统推进、狠抓落实。为此,我们在政策设计、调度推进、联络协调
X
个层面精准发力、稳步推进。在政策设计层面,出台了乡村振兴实施意见、乡村振兴规划,发布了乡村振兴十大工程、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政策等政策文件,分年度明确了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确立了
“
乡村振兴发展目标
—
工作重点
—
建设硬任务
—
产业项目政策
”
工作项目化推进的完整体系。在调度推进层面,实施市委、市政府领导每季度
“
大调度
”
、市委农办每月
“
小调度
”
的调度机制。通过
“
现场看、通报评、领导点
”
等形式,对乡村振兴进行全面调度。特别是在引导民间资金参与乡村振兴
X市乡村振兴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